文/沈思
圖/Pixabay
十六世紀末現代科學發軔的前夕,人類大多數仍然相信「地心說」,也就是相信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的星辰都固定在一個以我們為中心的「天球」上,這個天球每天帶著附著在它上面所有的星辰繞我們一周。不過讓他們困惑的是,竟然有少數幾個星體並沒有固定在天球上,而是在天空中漫遊;他們漫遊的速度雖然很慢,每一年才順著黃道漫遊一周,但是這個現象很早就被古人發現了。根據他們當時的觀察,這些在天空漫遊的星體一共有七個,即:太陽、太陰(月亮)、以及分別被命名為金、木、水、火、土的五顆星。他們稱這七個星體為「行星」;依據當時的定義,「行星」(planet)是「漫遊之星」(wanderer)的意思,跟現在的定義大不相同。
有沒有搞錯?太陽和月亮是行星喔?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太陽是「恆星」,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但是在以往的「地心說」裡面,太陽和月亮確實都曾被歸類為行星。在此,筆者發現一件有趣的巧合:「地心說」所謂的七個行星--太「陰」、太「陽」、以及其他「五」顆「行」星剛好可以湊成了「陰陽五行」四個字--算是西方版的「陰陽五行」吧。
目前的「占星術」依然沿用...《繼續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