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科學文明@臺洋

「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非金屬元素的台語發音(上)


文/沉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目前我們已知的118種化學元素當中,依其物理及化學性質可大致分成兩大類,即:「金屬」(metals)與「非金屬」(nonmetals);其中,大部分的元素屬於金屬元素,只有少部分屬於非金屬元素。因受篇幅所限,本文僅介紹「非金屬」元素的部分。


在一般情況下,非金屬元素有的呈氣態,有的呈液態,有的呈固態。呈氣態的非金屬元素(即氣體元素)的台語發音筆者先前已經介紹過了【註1】;本文擬介紹其餘兩種--即液態及固態非金屬元素--的台語發音(這裡所謂的台語是指目前在台灣通用的源於閩南語的一種語言)。


首先,我們介紹「液態」非金屬元素的台語發音。在大自然中,液態的非金屬元素只有一種,即「溴」(英文:Bromine,化學符號Br)。「Bromine」這個名稱源自希臘文 「βρωμος」,意思是「臭」,因為「溴」這種液體聞起來有一種獨特的臭味。因此日語將它意譯為「臭素」(しゅう そ),讀音「siu so」,而漢語則稱之為「溴」。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溴,音『臭』,水氣也。」;意思就是說,「溴」字的讀音本來跟「臭(ㄔㄡˋ)」相同。但是我們考慮到在稱呼化學元素「溴」時,若將它唸成「ㄔㄡˋ」,顯然有不雅之虞。因此當初命名時就參考「臭」字的日語發音「しゅう」(siu),將「溴」讀做「ㄒ一ㄡˋ」【註2】;台語也仿照日語發音,讀做「siù」(ㄒ一ㄨ_ )。例如以往黑白底片所用的感光劑「溴化銀」(silver bromide),台語就讀做「siù-huà-gîn」。


其次,我們介紹「固態」非金屬元素的台語發音。本文所謂的固態非金屬元素,指的是其化學名稱具有「石」字偏旁的元素,包括:硼、碳、磷、硫、矽、砷、碘、硒、碲、砈、「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非金屬元素的台語發音(上)等11種。其中,前面四種元素(即:硼、碳、磷、硫)或其相關的化合物人類很早就已經在大自然中發現,並且廣泛應用於生活當中,因此它們的命名都有相關的典故可稽。茲分述如下:


一、硼--英文:Boron,化學符號B。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硼,讀若『朋』,硼砂,藥石。」也就是說,古代所謂的「硼」是指硼砂 (四硼酸鈉,分子式Na2B4O7‧10H2O) 而言。由於硼砂含有硼元素,因此在1808年這個元素被分離出來之後,就被命名為「硼」。


因「硼」讀若「朋」,故台語音為「pêng」(此處 p =ㄅ)。例如,硼砂就讀做「pêng-se」。


二、 碳--英文:Carbon,化學符號C。古時沒有「碳」這個字,只有「炭」字。根據古籍《說文》的解釋:「炭,燒木餘也。」也就是說,炭就是指木炭。我們知道木炭的主要成分就是碳元素,因此當初為這個元素命名時,即將「炭」字加上「石」字偏旁而成「碳」字。


由於「炭」字的台語發音為「thoàⁿ」(此處 th =ㄊ),因此元素「碳」也讀做「thoàⁿ」。例如,「二氧化碳」就讀做「jī-ióng-huà-thoàⁿ」。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