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科學文明@臺洋

「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爪耙子的故事

圖/Tommaso Salini (維基百科)

 
Tommaso Salini (維基百科)
Tommaso Salini (維基百科)

在17世紀法國有一位作家兼詩人拉‧封典(Jean de La Fontaine),曾經寫了一篇寓言《猴與貓》(Le Singe et le Chat);故事的內容敘述有一隻名叫貝當(Bertrand)的猴子,看見在一堆熾熱的餘燼裡有幾顆烤熟的栗子。牠很想挑出來吃,但是牠知道這些栗子一定很燙,不想親自動手;於是牠找來一隻名叫哈東(Raton)的貓。牠告訴哈東說,只要牠願意幫牠把那些栗子從餘燼裡耙出來,牠們可以各分一半來吃。生性憨直的哈東答應了;於是貝當抓著哈東的爪子當工具,把栗子一個一個耙出來。但是那些栗子實在太燙了,害得哈東的爪子嚴重灼傷。事後猴子貝當竟然食言,把那些栗子全部獨吞了,連一顆也沒分給哈東。


寓言雖然都是虛構的故事,卻也忠實地反映出人世百態。果不其然,貝當和哈東的劇情最近居然在我們的社會中真實地上演了。大家應該還記得,前一陣子有幾位中央民意代表跑到外交部去抗議;從現場錄影中我們赫然發現,有一位黃姓的民代居然抓著另一位陳姓民代的手往門縫裡塞,並且用力把門關上,害得陳姓民代的手被夾傷。這可說是寓言《猴與貓》活生生的現代版。


由於《猴與貓》的寓言,台語(這裡所謂的台語是指目前在台灣通用的源於閩南語的一種語言)裡出現了「爪耙子」(台語音:jiào-pê-á)這個名詞;這個名詞中的「爪」當然指的是那隻笨貓哈東的爪子。因此,「爪耙子」的意思就是「被他人利用的冤大頭」,或「被他人支使的走狗」;在台語中尤指「被他人利用的奸細或告密者」。

上述寓言《猴與貓》的結局,笨貓哈東不但爪子嚴重灼傷,最後連一顆栗子也沒分到,真的是有夠衰。但是跟《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裡記載的「狡兔死,走狗烹」的歷史典故相比,哈東還算是幸運的--至少牠的小命還在。...《繼續閱讀》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