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科學文明@臺洋

虎門紀事

文/沈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圖/Humen Bridge Small (From Wikipedia)

 

虎門是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的一個水道,係由海路通往廣州的門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在清帝國時期,就曾經在此地區布署重兵,並先後建了八座砲台來鎮守。1839年,林則徐收繳英國商人的鴉片兩萬多箱之後,就在虎門這地方挖坑銷燬,因而埋下了後來所謂的「鴉片戰爭」的導火線。由於清帝國軍隊中的將領和兵士素質普遍低落,訓練不足,幾無戰力可言;因此在長達數年的「鴉片戰爭」當中屢戰屢敗,虎門砲台多次被英國軍隊攻破佔領。

Humen Bridge Small (From Wikipedia)
Humen Bridge Small (From Wikipedia)

1992年,中國廣東省政府在虎門古砲台附近動工興建一座橫跨虎門水道的大橋,連接東莞市的虎門鎮和廣州市的南沙區。這座大橋宣稱是完全由中國工程師設計、建造的,主橋全長4.6公里,是當時全中國最大、最長的懸索吊橋。經歷四年多的建造,全橋於1997年完工通車。這座被命名為「虎門大橋」的外觀確實非常雄偉,宛如盤踞在珠江上的一條巨龍,也因此在2002年獲頒「第二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然而不知何故,在今年(2020年) 5月5日,這座令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大橋竟然出事了!當天下午兩點多,大橋橋面突然出現大幅度的上下波動現象;根據到場調查的專家表示,大橋出現波動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橋面兩側各放置了一排「水馬」【註1】,改變了橋樑的剖面形狀,因此產生了「渦振」(vortex vibration)所致。所謂「渦振」是當有側風吹過橋面時,氣流會受到橋樑側面的影響而產生漩渦;若漩渦的振動頻率恰巧跟橋樑本身的固有頻率相同,就會產生共振(resonance)。假如共振現象不斷持續下去,則橋面就會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繼續閱讀》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