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英文裡有一句源自中世紀的諺語:「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它的意思是說,一個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情感或凝聚力比跟外人之間的情誼(包括友誼、愛情等)還要堅固。
從人類原始的家庭倫理角度來看,這句諺語的正確性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但是從自古以來人類歷史的現實面來看,這句諺語卻經常與事實不符。我們就拿古希伯來人的一段歷史記載來說吧。
根據古希伯來人的經典《創世記》(Book of Genesis) 的記載,在「大洪水」之後,挪亞(Noah) 一家八口躲在方舟裡而逃過了浩劫。挪亞有三個兒子--閃(Shem)、含(Ham)、雅弗(Japheth)。《創世記》第十章第6~8節中說,含(Ham)有一個兒子叫做古實(Cush),而古實又生了寧錄(Nimrod);也就是說,寧錄是挪亞的曾孫。
寧錄在《創世記》裡被稱為「世上英雄之首」,他是個英勇的人,也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根據《創世記》第十章第10節的記載:「他的國的起頭是巴別(Babel)、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Shinar,即美索不達米亞)。」我們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寧錄號召了一群跟隨者,自立為王,逐漸往東邊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擴張勢力,建立許多城市(以力、亞甲、甲尼等等),儼然形成一個王國,其中心就在巴別(Babel)。
挪亞的另一個兒子閃(Shem) 也生養眾多,傳了好多代,傳到了一位具指標性的重要人物--亞伯拉罕(Abraham)。由於後來所謂的「以色列十二支派」(Twelve Tribes of Israel) 係由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Jacob)的兒孫們發展出來的,因此亞伯拉罕被尊為以色列人的始祖。【註1】
綜上所述,根據《創世記》的說法,寧錄和亞伯拉罕都是挪亞的後裔,具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雖然歷史學家們對於寧錄這個人是否真的存在過,都持保留的態度;但對於古希伯來人而言,他們都相信《創世記》的說法,認為寧錄是他們的祖先。因此,他們也相信寧錄的後裔跟他們必然具有「血濃於水」的關係。
西元前931年,以色列十二支派分裂成兩個國家;其中的十個支派成立了「以色列王國」(Kingdom of Israel),另外的兩個支派成立了「猶大王國」(Kingdom of Judah)。前者「以色列王國」在西元前720年被新亞述帝國所滅;而後者「猶大王國」則在兩個強國--東邊的巴比倫(Babylonia)和西邊的埃及(Egypt)--之間苟延殘喘。
「猶大王國」的末代國王名叫西底家(Zedekiah),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扶植出來的傀儡。在西底家的觀念裡,巴比倫是他的祖先寧錄的後裔,「兩國一家親」、「血濃於水」,倒也甘心當個「兒皇帝」。
然而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巴比倫跟埃及的衝突日益激烈,西底家不顧臣民的反對,竟貿然推出了「聯埃及、親巴比倫」【註2】的愚蠢決策。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當然不領情,於西元前589年揮兵圍攻「猶大王國」的首都耶路撒冷。戰事持續了30個月,耶路撒冷城內糧盡援絕,羅掘俱窮,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況。
埃及方面也不領情,在耶路撒冷被圍攻的整個過程中按兵不動,袖手旁觀,冷眼看著「猶大王國」的滅亡。
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耶路撒冷之後,俘虜了西底家一家人;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當著西底家的面,將他的兒子們一一殺死(見下圖)【註3】,再叫人把他的雙眼挖出來,然後用粗重的銅鍊將他五花大綁,押回巴比倫,關入大牢,一直關到死。
這是西底家迷信「兩國一家親」、「血濃於水」的神話,以及做出錯誤決策「聯埃及、親巴比倫」所招來的悲慘結局。
有鑒於此,倡言「兩岸一家親」以及「親美和中」的台灣在野黨政客們能不戒慎恐懼、回頭是岸乎?
【註1】雅各(Jacob)又名「以色列」(Israel),所以由他的兒孫們所發展出來的十二支派就稱為「以色列十二支派」;屬於這十二個支派的人稱為以色列人。故嚴格而言,以色列人係希伯來人的一支。然在許多情況下,「以色列人」與「希伯來人」被視為同義詞。
【註2】「聯埃及、親巴比倫」的決策跟台灣某在野黨主席日前喊出的「親美和中」口號是相同的概念--其表面上看似兩面討好,事實上是罔顧國際現勢而閉門造車所演出的一齣愚蠢鬧劇。
【註3】這是19世紀法國版畫家多雷(Gustave Doré, 1832~1883)的著名版畫,圖中可以看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圖中央)下令殺死西底家的三個兒子(圖下方),以及呼天搶地、無力回天的西底家(圖右二)。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