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第一次聽到立陶宛這個國家,是在大約60年前的高中地理課本上。記得當時課本上對這個國家的敘述並不多,只知道她是所謂「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之一;只知道當時她被關入鐵幕,被迫成為「蘇聯」的一個成員。
第二次聽到立陶宛的名字是和小提琴家海飛茲(Jascha Heifetz)有關。海飛茲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1901年出生於帝俄時期的城市維爾拿(Vilna), 而這個城市正是目前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維爾紐斯是歐洲猶太人聚居的大城之一;猶太人在當地有極大的影響力,因此拿破崙曾經稱維爾紐斯為「北方的耶路撒冷」(Jerusalem of the North)。【註1】今年(2021年) 的《fDi新聞雜誌》(fDi Magazine)將維爾紐斯列為全球25個最具前瞻性、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立陶宛展開長達3年的滅絕猶太人的行動。當時立陶宛境內約21萬猶太人當中,有超過95%的人被屠殺。在這段期間,許多立陶宛人冒著生命危險保護倖存的猶太人。截至2018年初,以色列政府已經頒給893名立陶宛人「國際義人」(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獎,以表彰這些立陶宛人的義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小國被關入鐵幕。蘇聯一方面將立陶宛境內大量政治異議分子流放到西伯利亞,一方面亟力試圖消滅立陶宛的語言、宗教、文化,及所有的國家象徵。立陶宛人不從,於是組織游擊隊起來反抗。從1944年至1953年,先後約有5萬人參加這項抗暴運動。這項運動雖然未能成功,但充分展現了立陶宛人抗拒蘇聯統治、追求國家獨立與民主自由的堅定意志。
在蘇聯解體的前一年,即1990年的3月11日,立陶宛自行宣布「恢復獨立」,成為第一個自蘇聯獨立出來的共和國。雖然蘇聯祭出許多制裁措施,甚至在立陶宛境內策動政變,但立陶宛人追求獨立的意志甚堅,蘇聯的所有「奧步」均未得逞。最後迫於國際壓力,蘇聯只好讓步,承認其獨立。我們可以說,立陶宛的獨立成功,是促使蘇聯解體的一劑強力催化劑。
歷經了追求獨立與民主自由的一長串血淚史,立陶宛於2013年當選聯合國任期2年的安全理事會理事國之後,頻頻在國際間為被侵略、被迫害的國家或族群仗義執言,公開譴責侵略者、迫害者。
2014年,立陶宛政府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行動,並指控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
2019年,立陶宛政府譴責土耳其對敘利亞東北部的軍事入侵。
今年(2021年) 5月,立陶宛國會以86票同意、1票反對、7票保留,通過一項動議,嚴厲譴責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行為,確定中國犯了「反人類罪」。
同樣是今年5月,立陶宛正式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17國組成的所謂「17+1合作組織」,並呼籲其他16個國家也一起退出。【註2】
今年(2021年) 6月,立陶宛政府宣布捐贈台灣2萬劑的武漢肺炎疫苗,並且將與台灣互設辦事處。立陶宛的這些作為不全然是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而是善盡伸張國際正義、維護國際秩序的一份責任。
由此觀之,我們可以說,立陶宛雖然是個小國,卻有泱泱大國的風範。
《孟子》裡有一段記載: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未來立陶宛跟台灣之間的關係將不僅僅是「互利」關係,更重要的是這裡面有孟子所說的濃濃的「仁義」在。
因此,我們除了真誠歡迎這個不遠千萬里而來的朋友之外,我們稱呼她為「仁義之邦」應屬實至名歸。
【註1】小提琴家海飛茲本身就是俄裔猶太人,後來移居美國,於1925年成為美國公民。
【註2】當年立陶宛宣布退出蘇聯,成了造成蘇聯解體的第一塊骨牌;如今她率先宣布退出中國主導的「17+1合作組織」,可說意義非凡。
可想而知,中國官方媒體對此反應非常激烈,說立陶宛「夜郎自大」,「一個區區300萬人口的國家,還不如中國一個中小型城市」,並要求立陶宛立即「糾正錯誤」,否則將予以嚴厲制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