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本文是筆者先前拙作《漢文裡的「亞努斯字」》【註1】的續篇。亞努斯(Janus)是羅馬神話裡的「門神」(god of gates),祂有兩個面孔,一個朝前,一個朝後,可以同時「瞻前顧後」。由於「前」與「後」是兩個相反的概念,因此引申出來,「亞努斯」可以用來象徵任何同時具有兩個相反概念的東西。因此,同時具有兩個相反意思的字,我們就稱之為「亞努斯字」(Janus words)。
在本文中,筆者陸續提出幾個常見的「亞努斯字」:
一、 「儂」--台語音:lâng,或「ㄌㄤˇ」。根據古籍《正韻》的解釋:「儂,音農,俗謂『我』為儂。」也就是說,「儂」就是「我」的意思。例如:
問:「汝(lí)今年幾歲?」
答:「儂(lâng)今年18歲啦!」【註2】
這裡的「儂」就是指第一人稱的「我」。
另外,「儂」還可以指「他」。古籍《正字通》說:「儂,『他』也」。例如:
甲:「伊(他)看起來真有派頭喔!」
乙:「是啊,儂(lâng)是大頭家哩!」【註3】
這裡的「儂」就是指第三人稱的「他」。
綜上所述,「儂」這個字可以指「我」,也可以指「他」。在人與人的對話當中,「我」跟「他」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因此「儂」這個字可說是一個「亞努斯字」。
不僅如此,「儂」這個字很奇怪,它不但可以指「我」和「他」,還可以指第二人稱的「你」;記得曾經有一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做《你儂我儂》--其中第一個「儂」是指「我」,而第二個「儂」是指「你」。因此「你儂我儂」就是「你我,我你」,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思。
可見,隨著前後文的變化,「儂」(lâng)可以作為你、我、他等任何一個人的代名詞;難怪台語的「人」字(發音:jîn)常常說成「儂」(lâng)。例如,「大人」的台語是「大儂」(發音:toā-lâng,此處 t =ㄉ);「好人」的台語是「好儂」(發音:hó-lâng,此處 o =ㄜ)。
又,在某些地方,台語稱「婦人」為「婦人儂」(發音:hū-jîn-lâng);很顯然,其中的「儂」與它前面的「人」字同義,是個贅字。
二、 「敢」--台語音:「kám」(此處 k =ㄍ)。在漢文裡,「敢」有兩個相反的意思:
其一,根據古籍《廣韻》的解釋:「敢,『勇』也。」因此有了「勇敢」一詞(台語音:「ióng-kám」)。
其二,根據另一古籍《增韻》的解釋:「敢,『忍為』也。」『忍為』就是「不敢放肆」的意思。《康熙字典》也說:「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觸尊,不自明之意。」也就是說,如果在講話時用了『敢』這個字,就隱含講話的人以位卑者自謙,而將對方視為位尊者之意。
尤其在台語裡,經常在問句中使用「敢」(kám)這個字,表達說話者的自謙。例如:
「汝(lí)敢(kám)是張先生?」【註4】
這樣說,無形中就有以對方為尊的意思。
綜上所述,『敢』這個字有「勇敢」的強勢意涵,也有「忍為」的自謙意涵,因此可以歸類為「亞努斯字」無疑。
三、 「普羅」--其實這是英文「pro」的音譯。廣義來講,任何以「pro-」為字首的英文字都有可能簡稱為「pro」--這個字首先由日語翻譯成「プロ」(發音:pu-ro),然後轉譯成漢字「普羅」(台語音:ㄆㄨ ㄌㄛ˙)--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幾個字被公認為「普羅」的字源。下面是最常被當作「普羅」的字源的兩個英文字:
一個是「professionals」(職業級的人),例如職業級的高爾夫球員就可被稱為「普羅」;這些人可說是高爾夫球領域裡的頂尖高手。引申出來,「普羅」可用來泛指社會上各領域中的菁英分子。
另一個是「proletarians」;在古羅馬時代,「proletarians」是指無土地、無財產,只靠原始的勞力維生的基層公民,即目前所謂的「普羅大眾」。
綜上所述,「普羅」一方面可指社會上的高階菁英,另一方面也可指低階之非菁英。也就是說,「普羅」可以用來代表社會地位相反的兩種人,因此它應該也是一個「亞努斯字」。
【註1】前文《漢文裡的「亞努斯字」》
【註2】依據台語轉音的規則,此處的「儂」應由本來的第5音「lâng」轉為第7音「lāng」。
【註3】同上。
【註4】依據台語轉音的規則,此處的「敢」應由本來的第2音「kám」(此處k =ㄍ)轉為第1音「ka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