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科學文明@臺洋

「台語溯源 歡迎指正!」台灣的外來語水果名稱

文/沉思(大學退休教授),原文刊載於台灣英文新聞

 

在我們台灣,一年四季都有許多應時的水果出產,不但種類多、品質佳,而且三不五時都有品質更佳的新品種問世。因此,台灣被稱為「水果王國」,絕非浪得虛名。

在眾多的水果當中,有些水果的名稱並非源於漢語,而是來自外來語,也就是來自外國語的音譯。這些水果的外來語名稱早已經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但或許有人不知道它們背後有趣的故事。下面就是常見的例子:

一、「芒果」--為英語「mango」的音譯。芒果原產於印度、孟加拉、和緬甸西北部一帶。然一直到清帝國康熙皇帝在位後期,漢文文獻裡才有芒果的記載,當時稱芒果為「檨」,音「ㄕㄜ」;台語稱之為「檨仔」,音「soâiⁿ-á」。

清康熙58年,福建巡撫呂猶龍從台灣進口一批「檨仔」,上奏康熙。我們不知道當時康熙到底有沒有真的嚐過,只知他在奏摺上以硃筆批示:「知道了。番檨從來未見,故要看看。今已覽過,乃無用之物,再不必進。」

目前我們知道,「檨仔」的營養價值不輸蘋果。例如每100公克「檨仔」的維他命C含量為36.4毫克,而同樣每100公克蘋果的維他命C含量只有4.6毫克;也就是說,「檨仔」的維他命C含量幾乎是蘋果的8倍!上述康熙的硃批不但將「檨仔」貶稱為「番檨」,而且一口咬定說這是「無用之物」,可見其妄尊自大的無知心態。

二、「百香果」--「百香」為英語「passion」的音譯,因此「百香果」就是英語的「passion fruit」。一個英語初學者很容易將「passion」翻譯成「熱情」;因此「passion fruit」就被翻譯成「熱情果」。但是這裡所謂的「passion」卻完全沒有「熱情」的意思;也就是說,將「passion fruit」翻譯成「熱情果」是個粗糙的錯誤。

原來,「百香果」係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南部、巴拉圭、至阿根廷北部。大約在18世紀初,許多天主教傳教士前往該地區傳教時,為了讓當地原住民(印地安人)容易了解《聖經》裡有關耶穌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若干情節,於是就地取材,使用原住民們所熟悉的百香果的花當作現成的輔助教材,將花的構造與耶穌受難相關的《聖經》經文連結起來。

比如說,百香果的花有3個雌蕊,代表釘在耶穌手腳上的3支鐵釘;5個雄蕊代表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身上受創的5道傷口;而總共10片的花瓣及花萼則代表耶穌的10個「忠誠」的門徒【註1】,等等。

在英文裡,「Passion」為一專有名詞,專指耶穌的受難,因此「百香果」的花(Passion flower)即為「耶穌受難花」,而「百香果」(Passion fruit)即為「耶穌受難果」的意思。

在日文裡,「百香果」的花被稱為「時計草(トケイソウ)」,翻成漢文是「時鐘花」的意思,因為日本人認為「百香果」的花看起來像個時鐘,它的3個雌蕊剛好很像時鐘上的3個指針--即時針、分針、秒針--因而「百香果」就叫做「果物時計草(クダモノ トケイソウ)」,翻成漢文是「時鐘花的果子」。

至於台語呢?若採用英文的意譯名稱「耶穌受難果」(台語音:Iâ-so˙-siū-lān-kó,此處 kó =ㄍㄜˋ),筆者認為太冗長,不適當--較理想的說法還是目前通用的音譯名稱:「百香果」,台語音:「pah-hiong-kó」(此處p =ㄅ)。

「百香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其中,每100公克「百香果」的維他命C含量為30毫克,約為蘋果的6.5倍。

三、「美濃瓜」--這裡所謂的的「美濃」跟高雄市的「美濃區」完全沒有關係,而是英語「melon」的音譯。最早台灣出產的香瓜是有著黃色果皮的品種,稱為「黃皮棗瓜」;這種香瓜原產於非洲,於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算起來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大約20年前,「黃皮棗瓜」在市場上逐漸被另一品種的香瓜「青皮梨瓜」所取代;這種「青皮梨瓜」的俗稱即為「美濃瓜」,台語常簡稱為「ㄇㄝ˙ ㄌㄨㄥˋ」。

按,英語「melon」係泛指一般的香瓜或甜瓜,日語音譯成「メロン」(發音:「'me-long」,重音在第一音節);轉成台語後變成「ㄇㄝ˙ ㄌㄨㄥˋ」(重音在第二音節)。所以嚴格而言,「ㄇㄝ˙ ㄌㄨㄥˋ」一詞本來應該泛指一般的香瓜或甜瓜;但依據語言「約定成俗」的潛規則,目前台語的「ㄇㄝ˙ ㄌㄨㄥˋ」已經專指「青皮梨瓜」而言了。

(待續)

 

【註1】根據《聖經》的記載,耶穌原本有12個門徒,但是其中的「加略人猶大」(Judas Iscariot)見利忘義,出賣了耶穌,故被認為不是個「忠誠」的門徒。
另外一個門徒「彼得」(Peter)在耶穌受難當晚由於深怕受到牽連,三次向人否認自己與耶穌的關係,因此被某些神學家認為他也不是個「忠誠」的門徒--不過這一種說法有爭議。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